活动资讯 成功案例 条件评估 互问互答
侨外集团
北京  |   上海  |   深圳  |   广州  |   陕西  |   西班牙  |   葡萄牙

7*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:

400-700-9222

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热点资讯   >   学霸不喜欢专业复读再考,是浪费教育资源吗?

学霸不喜欢专业复读再考,是浪费教育资源吗?

2018-10-08 13:43  

关注
教育资源其实跟路权一样,占的人多了自然就堵塞。 让我们来看看近期的新闻。 2013年9月 ,武汉新洲一中邹英杰以 664 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。两年后,因对专业不感兴趣, 2015年3月 ,毅然交了退学申请。今年,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,以总分 705 分的新洲状元身份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。同样,邹英杰复读时的同班同学王琛琪, 2015年9 月 以678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,上学不到一个月,因所选专业不合适,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就读。去年高考,王琛琪以 681 分成绩再加上北大博雅计划 2

     教育资源其实跟路权一样,占的人多了自然就堵塞。
 
 
     让我们来看看近期的新闻。2013年9月,武汉新洲一中邹英杰以664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。两年后,因对专业不感兴趣,2015年3月,毅然交了退学申请。今年,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,以总分705分的新洲状元身份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。同样,邹英杰复读时的同班同学王琛琪,2015年9以678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,上学不到一个月,因所选专业不合适,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就读。去年高考,王琛琪以681分成绩再加上北大博雅计划20分额外加分,以701分的总成绩再次考入北京大学,准备就读数学或者信科专业。
 
     武汉《楚天金报》的记者采访他们俩的时候问:“你们‘成功’的秘诀是什么?”
 
     小编侨小学想问问,这算哪门子的“成功”?!记者措辞能稳妥一点吗?只因个人的原因鲁莽的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,然后就任性地退学重考,这就是妥妥的占用学弟学妹的高考资源啊!每年各省的复读率基本在10%左右。根据新高考的有关政策规定,以下7类学生适合选择高复:
 
     (1)在高考中因身体、家庭、或其它偶发事件而导致没有考好的;
 
     (2)因志愿填报不合理(如志愿偏高、地域选择不当、专业选择不合理、错过填报时机等)而导致没有录取的;
 
     (3)高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或者因学校师资和管理不善而导致没有考好的;
 
     (4)高一、高二贪玩不懂事,到高三才幡然醒悟的;
 
     (5)学习态度端正、刻苦用功,但因备考策略不科学而导致功亏一篑的;
 
     (6)虽然被大学录取,但却不是自己“心仪”的目标,或者离名牌大学分数线在40分以内的;
 
     (7)家庭经济实力不足难以承受已被录取的民办大学高额学费的。上述的原因学霸明显一个都不占,只是学习好、成绩高,然后说一句不喜欢就推到重来准备重温当“状元”的快感。而网友的统计看法,超过2/3的结果是不赞成这种选择的。
 

 
     这说明现在国内大学里面的专业选择机制不够灵活。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美国的本科教育制度了。我们在申请到美国某某大学的某某专业的时候,其实是没有定型的专业选择。因为美国实行的是通识教育(Liberal Education),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,即在本科阶段着重于学习基础课程。如果进行类比的话,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,即儒家提倡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与此有相似之处,因为这些课程其实是没有明确的专业性质的。
 
     根据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(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, AAC&U)的宣言:通识教育是这样一种哲学,它赋予个人以广博的知识与可转换的技能、强烈的价值观、伦理观念和投入社会的精神。它让个人对重要问题进行挑战性的接触,更多地强调一种学习的方法,而非某一门课程或某种专业领域的研究。”换言之,美国的本科教育非常像一个建立三观和学习方法的过程,而不是一个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桥梁。
 

 
     这样的话,美国的本科学习其实是可以自由转换专业的,因为没有专业。如申请的时候得到的offer是经济专业,但因为前2年通识课非常多(60%以上),如推理、写作、外语、历史、哲学、社会学、语言学等,40%才是所谓的专业课。所以学生想换专业的时候只需在学生中心登记以后,补修一些专业课即可。这与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不同,因为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的实用性人才,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或理论人才,所以本科是培养专业内的专家的。而美国本科培养的是知识渊博(学科课程涵盖极广)、三观完整(哲学是大一课程)、可以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人。所以美国的本科成为了继续深造的基础,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只能完成本科教育的人才能申请。这么说吧,美国的本科故意不让本科生成为专家
 
     同时,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改变。2017年开始的不分文理,除语文、数学外,其他科目可考多次,同时可见的未来招生与考试分离,体现的也是通识教育的精神。
 
     回到文章开始的新闻,如果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更加灵活,把专业不要做得跟高考一样只有一次的选择机会,那么就不会有这种奇葩新闻、奇葩记者和奇葩状元了。
 

(扫码获取更多海外教育资讯)

热门项目 Qiaowai projects

房贷汇率计算器 calculator


线

专家在线
移民咨询
  • 投资移民

  • 购房移民

  • 技术移民

  • 海外身份

留学咨询
  • 留学申请

  • 职业测评

  • 背景提升

  • 教育规划

海外房产
  • 精品房源

  • 学区房

财税规划
  • 银行开户

  • 税务保险

免费
规划服务